樟个木虱
樟个木虱是一种检疫性有害生物,目前在中国广泛分布,多发生在华南,华东和西南地区。主要伤害樟树,用若虫吸吮叶子汁液,损坏后叶子显示出小的黄绿色突起。随着昆虫年龄的增长,在突起处逐渐形成紫红色的虫s,这影响了植物的正常光合作用,导致叶片早衰和树木衰弱直至死亡。
成年后,成虫聚集在叶子的背面
发生规律:一般一年发生一到两代,若虫在受伤的叶子背面越冬。每年的四月成虫出现,大多数成年的成虫在嫩叶或卵上产卵。若虫的潜伏期是在四月中下旬和六月初。
绿化苗木公司防治方法:在秋冬季节进行花园清洁工作,清除垃圾,减少越冬虫源。在年轻若虫阶段,您可以使用1000倍的“必须”和1000倍的“死克”,或者1000倍的“像”和2000倍的“冲克”,每隔一周喷一次,然后继续使用用药2-3次。喷涂时,应均匀地喷涂树枝和树叶。
樟叶蜂是樟树的主要食叶害虫。一年发生几代。成虫飞行能力强,伤害期长,伤害范围广。苗圃中的樟叶蜂幼苗经常被吃掉,严重受伤后立即将其杀死。当幼树受伤时,上面的幼叶被吃掉以形成秃头的树枝。树冠上部的幼叶经常被吃掉。
防治方法:对于咀嚼口器伤害的幼虫,建议选择具有胃毒和接触双重作用的药物,例如“Kunger”1000倍。也可以选择生物制剂进行预防和控制,例如“Jimita”1000次,“Lake”2000次等。
樟巢螟
又称栗叶榴丛螟,食叶害虫,樟巢螟每年在浙江,江苏,福建等地发生1-2代,幼虫个体持续时间可达到30天左右,且世代重叠。幼虫期:第 一代从6月中旬到7月初,第二代从8月下旬到9月中旬。在十月中下旬,成熟的幼虫相继倒入树中并纺丝以制成茧以便越冬。次年的四月至次年五月,p在第二年出现并成为第 一代昆虫来源。
主要发生特征:幼虫粘几片叶子,纺丝叶形成巢,在巢中喂食叶子,并在幼枝上形成鸟巢。在严重的情况下,整个树冠都被鸟巢覆盖。幼虫白天活跃,晚上外出吃饭。
防治方法:1.手动清除昆虫的芽并燃烧(主要在冬天)。2.化学防治应选择有胃毒和接触的药剂,可按“接受”的1000倍,“致癌”的2000倍,“类似”的1000倍和“医疗”的1000倍进行控制。3.在冬季和春季,深深地翻盖树冠下的土壤,杀死土壤中的幼虫,以减少来年的昆虫种群。
蚧壳虫类
蚧壳虫种类很多,发生在樟树上的主要有红蜡蚧、樟白轮盾蚧、褐圆盾蚧、兰矩瘤蛎蚧及樟藤壶蚧等。
樟白轮盾蚧1年发生3-4代,分别为4月上旬、7月上旬和9月上旬;红蜡蚧1年发生1代,以受精雌成虫在树干上越冬,6月初开始孵化;樟藤壶蚧1年发生1代,若虫孵化盛期在5月;黑褐圆盾蚧1年发生3—4代,若虫盛发期分别为5月上旬,7月中旬,8月中旬至9月中旬,10月上、中旬至11月上、中旬。雌性若虫多寄生在叶背面,雄性若虫多寄于叶面危害;兰矩瘤蛎蚧1年发生3代,若虫孵化盛期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,7月—8月,10月上旬至10月下旬。
防治方法:抓住较佳用药时期,在若虫孵化期用药,此时蜡质层未形成或刚形成,对药物比较敏感,用量少、防效好。另外,蚧壳虫危害时常伴随煤污病的发生。建议先防虫再治病,在选择药剂时,应选择内吸性好、渗透性强的药剂,建议使用“必治”1000倍+“毙克”1000倍+“乐圃”200倍防治蚧壳虫;使用“松尔”600倍+“乐圃”200倍防治煤污病。